在2019年,随着5G如火如荼地推进发展,市场孕育出了一堆翻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公司。但是在疫情停滞后的三年里,似乎与疫情无关的5G相关产业推进和发展却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是随着去年威客电竞底疫情防控政策的全面调整,今年首季度不但5G产业发展加速了覆盖,新概念6G产业发展也被推上日程。3月1日工信部部长表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将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加快布局未来产业。那这个6G相较于5G到底有什么特色,这里面又有哪些机会,是否也会像5G一样,会有一个的“大年”呢?今天就用这篇文章和大家来聊聊。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6G的概念。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也被称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促进的就是物联网的发展,从当下来看,6G仍在开发阶段,其传输能力可能比5G提升100倍,网络延迟也可能从毫秒降到微秒级。从网络架构上看,6G网络架构相较于此前技术体系,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在于从传统的地面威客电竞接入向空天地海全方位多维度接入的转变,其所具有的网络架构具有支持多种异构网络智能互联融合的能力,以动态的方式可以满足复杂多样的场景和业务需求。整体网络架构既需要支持天基、空基、地基多种接入方式,固定、移动、卫星多种连接类型,也需要支持个人、家庭、行业多种服务类型,并实现网络侧的多接入、多连接、多服务融威客电竞合。相较于5G的技术架构,从地面接入向空天地海泛在接入转变,是6G相较于5G的重要变化之一。
其全域泛在、瞬时极速的特点能够让很多数据的传输达到极致;其次,它的节能高效,虚实孪生沉浸全息的特点,也会让很多人类娱乐的方式彻底改变;最后,高度安全的特点更是符合现在当下国家重点提出的安全前提。
6G驱动力与5G相似,6G的主要特点之一极有可能是继续通过技术手段,将性能改善10倍以上,以大幅降低每比特的传输成本,从而触发竞争驱动,推进新设备的大规模部署。在竞争,技术,商业、社会和环境五个驱动力中,竞争与技术是主要的驱动力。由于性能的显著改善,用户月平均流量也将从4G时代的十几G,5G时代的几百G到6G时代的近TB。月流量的持续增长也将进一步催化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虽然目前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节奏是每10年更新一代,但其商业驱动实际上相对乏力。在历史上造成奇数代1G、3G、5G的发展,远不如偶数代的2G和4G,商业需求的周期很可能更接近20年一次革新的速度。基于以上观察及目前的发展趋势,移动通信奇数代不如偶数代的现象极有可能会在6G持续,所以有理由相信6G的开发再利用将大幅提升。
说完了6G的巨大优势,我们再来看下它的应用场景及关键能力。根据当下5G拥有的三大场景注1,在6G时代,极有可能会被扩展到八大场景。第一,超高带宽、超低时延类的应用:满足人们的AR/VR/MR类的需求,包括在生活娱乐以及生产领域,自动控制领域等。第二超高精度定位:主要是满足工业互联网中的定位,包括在车间内的定位以及在室外的高精度3D定位。第三,一体化立体通信:满足不同维度,空中,卫星,海洋,沙漠等的一体化通信需求。第四,实时多语言自动翻译:通过6G与AI满足采用不同的语音通话时的实时翻译应用场景。第五,云端机器人实时控制:通过网络实时控制机器人的协同合作,满足工业自动化场景下的需求。第六,高水平的远程医疗:在现有基础上,基于XR技术实现远程高精度手术等医疗。第七,人体健康实时监控:通过6G与AI技术合作,实现全天候人体健康实时监控。第八,基于量子技术的安全:6G网络与量子技术结合,提升无线通信的网络安全水平。
虽然当下6G的发展还是需要时间,但是资本往往会挑一些能够蹭上6G概念的行业提前炒作。目前看,最有可能的就是卫星互联网,因为卫星互联网是6G网络架构重要环节,我国已通过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China Satellite Network Group Co., Ltd)重点部署。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是以地面网络为基础,以空间网络为延伸,覆盖太空、天空、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为天基(卫星通信网络)、空基(飞机、热气球、无人机等通信网络)、陆基(地面蜂窝网络)、海基(海洋水下无线通信及近海沿岸无线网络)等各类用户的活动提供信息保障的基础设施,目标是扩展通信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即在传统蜂窝网网络的基础上分别与卫星通信和深海远洋通信(水下通信)深度融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星网于2021年4月正式成立,统筹规划并推进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发展。
卫星的轨道和频段具备稀缺资源属性,可以认为后续我国组网进程有望超预期。轨道和频段威客电竞是稀缺资源,亦是卫星互联网组网建设的瓶颈环节,当前Ku、Ka频段逐渐饱和。国际卫星频率及轨道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竞争方式获取,同时若发射的卫星寿命到期可重新发射进行补充,造成“先占永得”的局面,如能抢占先机则能在后续竞争中优势尽显。我们认为稀缺资源属性争夺背景下,我国后续低轨通信卫星组网进程有望提速。虽然,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的发展虽尚处早期起步阶段,但发展进程提速显著。短期来看前端卫星生产制造环节将有望依托卫星发射进程提速率先受益,中长期维度随着技术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下游卫星互联网应用侧相关环节将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可以关注的A股相关公司有中国卫星(600118.SH)、中国卫通(601698.SH)、创意信息(300366.SZ)、铖昌科技(001270.SZ)、普天科技(002544.SZ)等。港股方面可以关注的公司有:亚太卫星(,香港航天科技(1725.HK)等。
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应用场景,集中表现为超高的传输数据速率,广覆盖下的移动性保证等,这是最直观改善移动网速,未来更多的应用对移动网速的需求都将得到满足,从 eMBB 层面上来说, 它是原来移动网络的升级,让人们体验到极致的网速。因此,增强移动宽带(eMBB)将是 5G 发展初期面向个人消费市场的核心应用场景。
在此场景下,连接时延要达到 1ms 级别,而且要支持高速移动(500KM/H)情况下的高可靠性(99.999%)连接。这一场景更多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特殊应用,这类应用在未来潜在的价值极高,未来社会走向智能化,就得依靠这个场景得网络,这些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
5G 强大的连接能力可以快速促进各垂直行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的深度融合。万物互联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这一场景下,数据速率较低且时延不敏感,连接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终端成本更低,电池寿命更长且可靠性更高,真正能实现万物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