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应该怎么学、怎么上?本期《西海都市报·教育视点》特别邀请到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张永贞和大家一同分享。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反映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倡导真实性学习、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五大课程理念。
倡导真实性学习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与学的重要变化内容。基于学生已具备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水平,考虑知识应用场域的丰富性和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将课程学习内容、师生互动关系等嵌入到真实生活情境中,使知识学习走向意义建构。因此,信息科技真实性学习活动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基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真实场景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技原理应用真实场域,有机结合学段目标、内容知识、学习体验等要素,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自发地进行合作探究、互动交流,衍生出真实性探究问题。
设计真实性探究问题。充分把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好奇等心理特征,以探究问题为驱动开展真实性学习活动,通过探究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建构、工具应用、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等过程,契合教师最初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布置可操作学习任务。将真实性探究问题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任务,深入思考学习任务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促进作用,引入多元化数字学习资源,引领学生思维碰撞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组织多元化学习评价。鼓励学生与同伴之间交流分享,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同时开展过程性评价,最终形成多元化评价。评价内容须包括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学习内容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等方面。威客电竞威客电竞威客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