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初中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合集

2024-03-30 01:08:13 winterfell

  信息技术是现代人们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信息技术能 够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中学阶段对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呢?下文将以一个教学案例来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Excel 表格的功能及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 Excel 表格的基本功能 2.能够通过 Excel 表格解决问题 3.能够独立制作一份功能较为完整的 Excel 表格 教学过程: 一、预习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Excel 表格的功能及应用”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便 于更好的进行教学。 二、引导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先提问学生对 Excel 表格的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学生回答的情况来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 1. Excel 表格的基本功能 介绍 Excel 表格的基本结构,包括单元格、行、列、工作表等。并讲解 Excel 表格的 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输入、复制、粘贴、字体格式、边框、数据排序等。并在课堂上进行 实际演示。 2. Excel 表格的应用 通过简单的例子来介绍 Excel 表格的

  指法是电脑操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练好指法可以提高操作电 脑的 速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 正确的键 位指法是不容易的事。

  1、对键盘上字母排列的顺序不熟悉。目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 键盘 上字母的排列并没有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对于学生来说不容 易记住。

  2、手指分工不够灵活。由于平时所学的课程大多数用不到各手 指, 所以很多学生手指活动相对较为笨拙,不能单独活动。

  3、指法练习相对枯燥。指法练习并不十分有趣,而学生爱玩游 戏, 很多学生练习指法的持续时间较短,这给完成指法练习任务带 来了很大 的障碍。

  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帮助学生愉快、高效地练好指法呢? 1、通过玩键盘小游戏,熟悉熟悉键盘字母排列。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板案例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1.掌握调整幻灯片的顺序及删除幻灯片的一般方法; 2.2.掌握改变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3.3.理解母版的作用,学会通过使用“幻灯片母版”调整整个演示文稿的风格,如: 向每页幻灯片中添加标识型的文字或图标。 二、能力目标: 1.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2.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3.锻炼学生自主开发软件功能的能力。 三、发展目标: 1.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2.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精密性; 3.3.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幻灯片母版的使用; 二、难点: 1.1.给幻灯片设置脱离母版控制的。背景; 2.2.幻灯片母版的使用。 教学模式:“自学→质疑→指导”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式、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教室、辅助教学软件。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板案例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1.掌握调整幻灯片的顺序及删除幻灯片的一般方法; 2.2.掌握改变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3.3.理解母版的作用,学会通过使用“幻灯片母版”调整整个演示文稿的风格,如: 向每页幻灯片中添加标识型的文字或图标。 二、能力目标: 1.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2.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3.锻炼学生自主开发软件功能的能力。 三、发展目标: 1.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2.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精密性; 3.3.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幻灯片母版的使用; 二、难点: 1.1.给幻灯片设置脱离母版控制的。背景; 2.2.幻灯片母版的使用。 教学模式:“自学→质疑→指导”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式、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教室、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过程与方法:掌握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和积极性。 行为与创新:能够养成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的一些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使用了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游戏学习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个人、小组、 集体的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猜词游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什么是信 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新授: 一、信息 (出

  1. 引入和概述: - 引入信息科技大单元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概述本大单元将涉及的内容和技能。 2. 基础知识讲解: - 讲解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解释网络和互联网的概念及其作用。 3. 软件应用: - 学习和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如 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 讲解图像处理软件(如 Photoshop)的基本使用技巧。 - 引导学生学习编程语言(如 Python)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思维。 4. 网络安全与信息素养: - 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检索和评估的能力。 - 强调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5. 创新与实践: - 开展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鼓励学生设计和开发简单的软件或网络应用。 - 组织科技创新竞赛,提供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6. 总结和评价: - 让学生总结所学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 进行期末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word 软件的一个实践应用,也是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节内容。通过电子板报作品的集成让学生能真正体会电脑软件的强大 功能,是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的一堂很重要的课,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操 作能力、及其如何全面的评价自己作品和他人作品的一堂课,所以这节内容在初中阶段 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容忽视。 二、学生分析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去 除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学习的通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的 word 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 设计日期:2017 年 2 月 23 日 教案名称电子板报的简单制作课时 1 年级七年级 1 班一、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word 软件的一个实践应用, 也是巩固前面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节内容。通过电子板 报作品的集成让学生能真正体会电脑软件的强大功能,是增强 学生研究信息技术的兴趣的一堂很重要的课,也是培养学生审 美能力、操作能力、及其如何全面的评价自己作品和他人作品 的一堂课,所以这节内容在初中阶段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容忽视。 二、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养成自己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惯,去除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研究的通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的 word 知识进行实践应 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制作电子板报的流程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word 软件的一个实践应用,也是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节内容。通过电子板报作品的集成让学生能真正体会电脑软件的强大 功能,是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的一堂很重要的课,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操 作能力、及其如何全面的评价自己作品和他人作品的一堂课,所以这节内容在初中阶段 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容忽视。 二、学生分析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去 除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学习的通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的 word 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大单元设计是指在教学中将知识点进行整合,以一个大的主题或 任务为核心进行设计并展开。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 知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大单元设计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主题: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 HTML 和 CSS 语言,掌握网页布局和样式设计; • 制作个人简历网页,了解网页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 设计和制作一个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的网站,并有一定的交互功

  能; • 分享自己的网站作品,学习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 主题:计算机编程与算法 • 学习 Scratch 图形化编程语言,初步了解编程思维和逻辑表达能

  • 理解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单元的重要性和作用 • 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能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内容 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 • 了解信息科技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和词汇 信息科技的应用领域 • 了解信息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 分析和讨论信息科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信息科技的实践活动 • 学习使用常见的信息科技工具和软件 • 进行信息科技实践项目,如软件编程、网站设计等

  3. 教学方法 • 提倡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合作探究 • 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结合案例和实例,增加教学的实际性和趣味性

  **县第三中学 20XX-20XX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 教学案例——第 13 课 瓷苑奇葩 (一)本课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相册。 2、了解保存为视频文的意义及其操作方法。 3、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制作相册,二是将相册保存为 视频文,是一个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工作。 本册第二单元学过“网上相册”,本课相册的制作部分也不 很复杂,不过要制作精良,就需要在修饰上下工夫,对图片的修 饰是很个性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可放手让学生设 计,不必拘泥教材,但是也不能“放马”,要介绍常用的修饰方 式和方法,最好要有实例,所以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设 置幻灯片的切换,是制作过程的一部分,是为了制作过程的完 整,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过,可看情况,简要处理。

  信息技术及其信息的处理理论,学好信息及信息技术, 对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基础作用。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 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 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 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 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主题内容有信息与信息技术、获取网络信息、搜索网络 信息。这是初中进入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第一单元,为信息 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很好的 作用。威客电竞威客电竞